人體如何吸收負離子 大氣中的離子可以分為三大類: 輕離子(小離子團)、中離子及重離子(大離子團)。 當中只有小離子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,透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,當中透過呼吸道吸收僅有15%,而透過皮膚、穴道吸收約有85%,分別:
負離子對於人體的助益是確定的...但是坊間的負離子產品眾多, 要如何讓負離子在人體起一定的作用, 有幾點必須注意: 1、可釋放大量負離子 人每天大約需要130億個生態負離子,在密封的場所如辦公室、娛樂場所及家中,負離子含量約有1至20億個。空氣中負離子濃度需達到 1000至2000個/cm3,才能維持健康的基本需求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,低於1000個以下/cm3則可視為環境被污染,濃度1000~1500個/cm3的環境被視為清新的環境。 2、要長時間使用負離子 人體體的细胞是24 小時不停的在運作及新陳代謝。尤其是在睡眠期間, 人體會利用這段能徹底休息的時間裡, 進行生長發育或修補, 以增强免疫功能及對抗疾病的能力。因此, 要讓負離子子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细胞足够能量來運作是非常重要的。 3. 近距離使用負離子 理論上小離子的壽命約在100秒左右,壽命很短。而由於負離子受到電場的影響就會向周圍擴散,一般而言,小離子的壽命約數十秒左右。亦因如此,負離子產品亦不應放置於離人太遠的距離,並應不間斷的持續使用。 越是瞭解負離子,越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失眠狀況可以這麼快得到改善...因為房東一開始就強烈建議我使用全套產品, 包含衣服、圍巾、護具、還有最重要的寢具, 也就是最最舒服觸感又帶著滿滿負離子的毛毯. 在大量使用負離子產品的同時,也讓全身皮膚可以一天24小時,都貼近及包覆在負離子的衣物和毛毯.
1 Comment
我們都知道,物質是由分子组成的,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,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圍繞其旋轉的電子组成,得到電子時則呈現負電性,失去電子時則呈現正電性,我們把正負電子運動現象稱為:離子現象。自然狀態下,空氣分子的極性呈中性,即:不带電荷。 簡單地說, 離子是指「即是帶有電氣的原子」,帶有正電的就叫做「正離子」,帶有負電荷的就叫「負離子」是指水蒸氣、氧分子等。含有較多負離子化水分子的空氣,一般認為會讓生物體感到舒適愉快,在日本就稱正離子是「疲勞離子」,而稱負離子為「舒適離子」、「元氣離子」或「空氣中的維他命」。 負離子的形成: 離子的形成過程,是許多微粒物質經過空氣磨擦,讓原子結構中的電子被迫轉移而形成帶電的離子。 例如:瀑布旁高處的水往下落下的水,會產生撞擊摩擦,因離子化產生負離子,在離子化過程把空氣清新了。然而當大氣污染或紫外線增加,則會使正離子增加。正離子的增加會造成一些人自律神經失調、精神不安、焦慮、容易疲勞等狀況。 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,負離子濃度達到1000~1500個/cm³的環境被視為清新的環境。世界上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的空氣中負離子濃度平均達每立方厘米2萬-3萬個,百魔洞等景區內空氣負離子濃度高達10萬個左右,人們長期處於此類環境中,極少生病,對健康長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。由此,造就了知名的長壽之鄉。當人們處於森林、海邊、瀑布等負氧離子濃度高的地方時,我們經常會感覺頭腦清醒、呼吸舒暢、精神振奮,而在都市密閉房間或空調房內,則使人感覺呼吸不暢、胸悶頭暈、精神不振等情況。 負離子的功效: 經現代醫學研究,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各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效應:
TVBS 健康兩點靈 - 負離子增強免疫力安眠
參考資料:
中華負離子發展協會 (www.negativeion.org.tw/aboutle.html)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(http://www.forest.gov.tw/) 負離子百度百科 |